“你想好了?”郑氏问道。
“如果不能这样,女儿就只有死路一条,”苏如兰突然跪下磕头,“求母亲成全!”
郑氏叹气道:“就算毁了身契,他也是家奴出身,你嫁给他,肯定会遭乡邻笑话的。”说着说着,郑氏突然笑了起来,“你那祖父,肯定会被气疯,说不定还会怒而报官,告佑哥儿拐带良家女子。”
苏如兰说:“只要有爹娘签字就不怕。”
在大唐,结婚需要有婚书。
婚书分为两种,一种在官府备案,叫“官约”;一种不在官府备案,叫“私约”。
不管是官约还是私约,只要双方父母同意,就具有法律效力。婚书不需要双方当事人签字,但主婚人和媒人必须签字。
“好!”
郑氏猛地站起身来:“这份婚书,娘来做主婚人,娘给你签字!”
郑氏来回踱步,又面露难色:“就是过门的时候,恐怕会被你祖父拦住,得找个他不在家的日子。唉,还是不行啊。就算你祖父不在,你二叔、三叔也会把花轿拦下,除非你从侧门嫁出去!”
从侧门进出,那就不叫明媒正娶了。
苏如兰说:“二叔、三叔,巴不得看咱们笑话,他们才不会拦呢。”
“还是不行,还是不行,”郑氏心烦意乱,“迎亲队伍敲锣打鼓的,得多惹人注意啊?只要有人阻拦,你以后还怎么有脸见人?就算嫁出去了,也得被人笑话。你祖父丢了面子,肯定会处处刁难,你婚后的日子怎么能安宁?”
苏如兰瘫坐在地上,满脸茫然,不知道人生的希望在哪里。
郑氏的脑子也乱成了一团,怎么想都觉得不妥,只能劝说道:“如萱,你就信你父亲一次,他看人应该不会错的,佑哥儿不就是他带回来的吗?你开开心心地嫁去外地,只要守口如瓶,夫家不会知道你的过去。”
“我不干,”苏如兰连连摇头,“嫁去千里之外,没有娘家人照应,被夫家打死了也只能随便埋了。”
“他们敢!”郑氏气愤地说。
苏如兰说道:“有什么不敢的?就说我害病死了,那么远的路,难道还会把尸体运回来给你们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