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时辰已到。\"赵高的声音带着罕见的庄重,手中青铜酒樽里的酒液倒映着天空中盘旋的寒鸦。李岩点点头,将种子轻轻埋入焚书冢前的土坑,当第一抔土覆盖上去时,他突然想起现代女儿在植树节埋下的小树苗,同样稚嫩的根系,同样承载着对未来的期许。
\"此树名为"文明"。\"李岩的声音穿透低沉的云层,\"它的根须会穿透焚书的余烬,汲取六国文脉的养分。待它参天之时,华夏将再无秦楚之分,唯有中华。\"他抬手挥袖,太学生们应声捧起竹简,将它们放入焚书冢旁新砌的石匣——那里面装着的,是用活字印刷术重制的六国典籍,每一页都暗藏着莫尔斯电码的页码。
人群中突然传来抽气声。一名楚国遗老踉跄着扑到石匣前,浑浊的眼中涌出泪水:\"《楚辞》竟还有存本?\"他颤抖着翻开《秦歌·楚辞合编》,在《离骚》注解处看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此乃天下士子共同之志\"的秦隶批注,突然跪地叩首,额头撞在青砖上发出闷响。
李岩看着这一幕,心中五味杂陈。他想起三个月前在市井书肆,看到百姓捧着《秦越争霸演义》津津乐道的场景,那些被\"秦化\"的典籍,此刻正以全新的姿态回到世人手中。当博士们集体朗诵改编后的《无衣》时,他突然听见远处太学传来的齿轮转动声,与诵诗声交织成文明的二重奏。
\"陛下,赵高大人请您看一样东西。\"一名小宦官突然上前,附耳低语。李岩转身时,正看见赵高站在焚书冢阴影里,手中托着块残损的竹简。竹简上\"焚书令\"三个字已被火灼得残缺不全,露出里层用荧光矿物写的\"藏书密诏\"——这是他故意留下的\"遇火显影\"机关,此刻在暮色中泛着幽蓝的光。
\"陛下早算到今日?\"赵高的目光扫过正在生长的银杏树苗,树影在他脸上投下诡异的斑纹。李岩注意到他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