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上,叫卖声此起彼伏,突然,一阵喧闹声从不远处传来。李岩抬眼望去,只见一处挂着“活字印书”幌子的摊位被人群围得水泄不通。他心中一动,加快脚步挤了过去。
“各位乡亲父老!咱这印书摊,您只需将想说的话、想记的事儿,写成简讯交予我,半个时辰就能印成册!”摊主是个精瘦的汉子,正站在一张简易木桌后,眉飞色舞地吆喝着,桌上摆着排列整齐的活字模和油墨。
人群中走出一位白发老农,颤颤巍巍地递上一张皱巴巴的竹简:“先生,俺儿子在乡里学堂识了字,写了些种粟的法子,能印出来不?俺想让十里八乡的乡亲们都瞧瞧。”
摊主咧嘴一笑,接过竹简:“您就瞧好吧!”说着,他熟练地从字架上挑选活字,按照竹简上的内容,在印版上一一排列。周围的百姓好奇地伸长脖子,看着那些小小的活字仿佛被赋予了魔力,拼凑成一句句完整的话。
李岩站在一旁,看着这一幕,心中涌起一阵欣慰。活字印刷术,这个本应在千百年后才出现的技术,如今却在大秦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它不仅能让知识更快地传播,更能让底层百姓的智慧得以分享。
正当他沉浸在思绪中时,人群中突然传来一阵哄笑。李岩转头望去,只见几个衣着华丽的人趾高气扬地走了过来,正是那些旧贵族的家仆。
“听说你们这儿什么都能印?”为首的家仆斜睨着摊主,语气中满是轻蔑。
摊主有些紧张,但还是硬着头皮道:“只要是秦隶书写的,都能印。”
“好!给我们印这个!”家仆甩出一张纸,上面写着《复古论》,“这可是我家主人写的大作,好好印,若是出了差错,仔细你的脑袋!”
摊主接过纸张,脸色瞬间变得煞白。李岩凑近一看,只见纸上的内容全是批判新政,鼓吹恢复旧制的言论。他心中冷笑,这些旧贵族,还真是不死心。
半个时辰后,印好的《复古论》被送到了家仆手中。家仆随意翻了几页,脸色突然变得极为难看:“这印的是什么东西!‘礼崩乐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