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桥参见二位妃母。”
用寻常百姓的话说,抛开皇家身份,此时的御道上,站着一大家子的人。有皇后姜采薇,妃子李小婉,以及赵翡。
当然,还有出落得亭亭玉立的徐凤,少年初长的徐文,徐舟,以及赵翡之女徐英。
认真来说,在正宫姜采薇的操持之下,皇室之内,并未有任何的隔阂。反而有些像普通人家,显得一团和气。
持了一枝柳,姜采薇由上而下,替徐桥掸去了风尘后,整个人才露出笑意。
“那日你来了信,你父皇知晓你出师大胜,喜得半宿睡不着。你父皇虽不来,但估摸着已经和北原王,将你这次出征的事情吹上了天。”
“徐桥,你父皇便是这性子,等他回了,妃母帮你揪他耳朵。”李小婉安慰道。
在旁的赵翡,也露出鼓励的神色。
“皇兄,等我长大一些,可否跟着你出征?”
“皇兄,我徐舟亦是。父皇教了,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都可。”徐桥笑道。
“内厨那边,我已经让你喜娘婶婶,帮着备下了接风宴。稍后一些,便与子堂先生,魏将军,还有司安一同前来。”
“多谢母后。”
“多谢娘娘。”在后的李柳三人,也急忙行礼。
“对了,编撰史书的吴吏已经入了宫,你父皇既未回,你可去了解一番。你父皇当教过你,明君者,当以史为镜。”
“母后教训的是。”徐桥认真开口。
……
正德殿外。
一个中年文吏抱着书卷,正恭敬地候在一边。待听到脚步声,见着来人之后,又惊得急忙行礼。
“下官吴松,参见太子殿下。”
“先生免礼,请入殿。”
殿中二三近侍,点起了烛台,又有内官上了香茶。魏小五回兵部述职,李柳与司安二人,一左一右敬陪末座。
“我记得,先生是名儒陈方的弟子。”
“劳烦殿下惦记,正是。”
“令师喜修野史,先生可莫要学啊。”
吴松急忙起身,“殿下放心,下官这几年余的时间,都带着人四处走访,收集史料,未有丝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