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3)页
    东汉末年诸侯割据,之后三国鼎立,连年征战,到西晋才得以统一。此时,司马氏面临的问题,不是土地兼并,耕者无田,而是大片土地荒芜,劳动力严重不足,这样的背景之下,西晋采取了鼓励生产的田赋制度,根据一个劳动力的假定产量定额征收。
    譬如一户按照五十亩的土地征收田赋,那么如果该户所耕之田不足五十,仍按五十征收,算是对其不努力劳动的惩罚,如果该户很努力,开垦了很多荒地,所耕之地有七十亩,仍按五十征收,多出来的则是一种鼓励。在人少田多的西晋,只要肯努力,耕种上百亩地都可以,不怕没有地,唯患没有人。
    可惜的是,西晋国祚太短,很快就陷入了八王之乱,再之后便是晋室南渡,偏安一隅。而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在五胡十六国的混乱之下,人口进一步减少,土地更加荒芜,到拓跋氏统一北方,建立起强大的北魏政权,统治者才开始着手解决土地问题。
    此时拓跋氏面临的问题比西晋司马氏更为棘手。一方面,人口与土地严重失衡,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依旧,另一方面,中原世家大族,有一部分人跟随司马氏南渡,但也有很多家族留在本地,利用钱财和威望,聚拢乡民,建立武装,圈地自保。这样一来,很多农民依附于这样的世家,在有限的土地上耕作,相比于荒野,反而是劳动力过剩,与此同时,这些附庸之人,只对宗主效忠,缴纳田赋,朝廷一粒粮食也收不到。
    北魏孝文帝在太和九年,下诏施行均田制,将土地收回国有,再分配农民耕种,按照田亩数定额收税,提高国家的田赋收入。
    之所以能够施行这样的均田制度,其一,朝廷手中掌握有大量无主荒地以及权属不清的土地,可以分配给农民耕种,这样一开始并不触及私有土地者的利益。
    其二,北魏孝文帝时期,国力强盛,使用强力消除世家大族的地方武装,解放依附于他们的农民,同时获得他们的土地,以便进一步推进均田制。其他土地私有者,见到世家大族都无力抵抗朝廷的土地国有化政策,也就乖乖献上手中的田土。
    其三,将土地分为桑田、麻田、露田和宅地。其中桑田种植桑枣等树木生长周期长,不适合频繁易手,于是便不再均田之列,宅地也是如此,这两种土地可以视为私产,后来称之为
第(1/3)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狱出强龙问答观影体:创飞一波又一波重生嫡女:我把纨绔爹养成皇帝啦人已暮年,开局父子相认重生:本统子教宿主当老六为女友上大学,我开局发现她出轨从四合院开始在诸天冒险化身系统,宿主莫慌,我来了!海贼:三系果实,从暗暗果实开始偷听我心声后,全家都想逆天改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