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曰修想想,道:“换上常服去河堤转转!”
如今水坝虽已竣工,但仍有人值守,裘曰修一路走过去,被不少人认出来,也得到了不少祝贺,还被几个人塞了黄白纸钱和馍馍,说是要给送子女的神差送钱粮。
裘曰修知道当地百姓多贫苦,这些东西对他们已经是金贵之物了,如何肯受,但人们都说裘大人与百姓同甘共苦,大家尽份心意是应当的。
而且这一年免税恰好免到甘肃,当地人也是略松快了些。
今日值守的领头是两名男子,一人身高九尺,体格强壮,双颧凸出,须髯蝟刺,一人中等身材,面相憨厚,一脸的大胡子。
裘曰修认得他们,高个的姓高名天喜,是西宁府出身,在河兵营担任下级军官,但他长得不太像当地人,而是有些异域相貌,与他同样从西宁府派来的兵卒说,他是被当地人收养的外族之人;中等身材的是外地来投军的,姓赵名九霄,是高天喜的手下,说话混合着奉天和京城的口音。
这两个人相比其他百姓,颇有些不同,因此裘曰修很有印象。
裘曰修在不远处观察,见值守的河兵军纪严明,毫无松懈,心下很是满意。
一名兵士前去禀报,两人连忙出来行礼。
裘曰修道:“免礼,本官就是一时兴起,过来转转。”
高天喜察言观色,道:“大人想是心系夫人和小公子,担忧之情难以排遣。”
裘曰修被说中心事,叹了口气。
这时到了换班的时候,两人交了班,高天喜道:“要不属下陪大人四处走走吧。”
两人走在河堤上,甘肃一带干旱少雨,荒漠广布,裘曰修到此处任职后,修建了许多引水渠灌溉农田牧场,又以水坝拦水,助人取用。
如今已是深秋时节,秋收已毕,农田中只有一片土黄的麦茬。
山脉渺远,戈壁辽阔,远处的炊烟依依而上,牧人带着羊群缓缓走过。
裘曰修感叹:“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赵九霄挠挠头:“大人,您说什么?”
高天喜敲了他一记,指指不远处的一处屋舍,道:“那是属下的住处,大人若不嫌弃,到寒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