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3/9)页
过清溪道运往南诏,而南诏的特色商品,如玉石、药材等也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原。这种贸易往来不仅促进了双方经济的发展,而且也增进了两个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此外,清溪道的开通也为唐朝与南诏之间的政治交往提供了便利,进一步加强了双方之间的联系。
    2 儒学教化与文化推广
    除了发展经济贸易,韦皋还非常重视文化的传播和教化。他在西南地区大力倡导儒学,设立文翁石室分院。文翁石室是西汉时期在蜀地创办的着名学府,以其教学质量高、培养人才众多而闻名。韦皋在西南地区设立文翁石室分院,旨在传播中原地区的儒家文化,提高当地人民的文化素质。
    在他的倡导下,西南地区的文风逐渐兴盛起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接受儒学教育,学习儒家的经典着作。同时,他还将中原的乐舞文化引入西南地区。《南诏奉圣乐》就是在这种文化交融的背景下诞生的。《南诏奉圣乐》是一支融合了中原乐舞风格和南诏民族特色的大型乐舞,它进献长安后,受到了极大欢迎。这不仅展示了西南地区的文化特色,也体现了中原文化与西南少数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
    三、守正:帝国边疆的平衡术
    (一)权力场域的周旋艺术
    1 对抗宦官集团
    唐朝中后期,宦官集团势力逐渐膨胀,他们在朝廷中的权力越来越大,干预朝政,甚至操纵皇帝的废立。韦皋在西南地区任职期间,与宦官集团也产生了诸多矛盾。
    当时,宦官李辅国权势滔天,他的手伸到了各个地方,试图干预地方事务。李辅国要求西川向他行贿,并且对西川的一些事务横加干涉。韦皋坚决抵制这种行为,他痛斥李辅国的无理要求,拒绝向其行贿。这一行为触怒了李辅国,也引来了德宗的不满。因为在德宗眼中,宦官集团是他在宫廷斗争中可以利用的力量,而韦皋的行为似乎是在挑战他的权威。然而,韦皋并没有因为这些威胁而改变自己的原则,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道德底线,与宦官集团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2 调和民族矛盾
    在西南地区,民族众多,民族关系复杂多样。韦皋深知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性,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调和民族矛盾。
    一方面,他利用少数民族之间的制衡关系,
第(3/9)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不抢个小娘子,当什么纨绔侯爷?穿成顶级治愈向导,大佬们求贴贴医品毒后,皇上药别停我,以神明之躯游戏人生徒儿,出狱祸害你未婚妻去吧98:换个活法后我的人生赢麻了我有七个神仙师姐师姐无情道成神,全宗门跪求原谅没苦硬吃!放纵后我获天赋神通!序列:神明吃人?那我吃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