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之意是“大道本来没有形体,但是能够生养天地间万物;大道本来没有情感,可是能够运转日月周流;大道本来没有名称,然而确实可以生发消长,养成天地间的万物。我不知道他的名字是什么,就依据天理的推测,起了一个定而不可移的名字,就叫作“道”。
这个包罗万象的“道”,无微不至,无所不合。也有纯洁,也有浑浊;也有动机,也有静意。天为清,地为浊;天为动,地为静。男为清,女为浊;男为动,女为静。事物遵循从本到末,而滋生万物。清是浊的起源,动是静的根基。人若是能够常清常静,那么天地的能量都会聚集到生命中来。
人的心神喜好清澈,但心会扰乱于它;人的内心喜好安静,但欲望会牵动引诱于它。如果能够时常将一切私欲杂念排除,心自能平静,心澄清净神也会澄清。生、死、耳、目、口、鼻六欲,自就不会生发,贪、嗔、痴三毒也就消灭于无踪了。
之所以不能做到这样的原因,是因为心中的杂念没有澄清,私欲没有除尽的缘故。如能够遣除掉这些欲望,达到清净的话,去观察自己的心,连自己的心,都会感觉没有了。你再往外看一切形体,这些形体也不是形体了。就是了望远处的物体,远处的物体,也不是什么物体了。
如能够这样的话,看到虚无的天空,也是场虚幻,甚至连这个虚幻,都能看破以及看空的话;就是一切都无有了;既然知道一切都无有了,心性之中还有什么可以存在呢?!心性的彻底静止,便达到连想要静止的心,都没有的境界之时,欲望怎么能够横生出来呢?!既然能够达到贪念与欲望,完全不生之时,那就是达到了真静的境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