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波的声音掷地有声:“若把人类精神世界比作一个大的班级,各种思想流派是学生,科学是一个学生,还有佛教、基督教等。哲学不是老师,也不是学生,哲学充其量是一份班级的花名单,所有学生名字都印在上面。哲学外延广、内涵少,只能如此。
科学的尽头还是科学,如果说有哲学指导科学,那也是科学自身内含的哲学精神,而非其他神秘哲学!”
江波的此言一出,江波原目瞪口呆,张了张嘴,却难以回复。他想了想,冷哼一声,还是坐了下来。
这时,现场又有人举手要求发言,张启定睛一看,愣住了,此人竟然是他上一世就彼此熟悉的老朋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副研究员袁岚峰!
在张启的眼中,那袁岚峰身姿挺拔,透着一股学者特有的儒雅与自信。他面容清瘦,轮廓分明,鼻梁上架着一副精致的眼镜,镜片后的双眼闪烁着睿智的光芒,仿佛能洞悉世间万物的奥秘。他的头发整齐地梳向脑后,一丝不乱,更增添了几分严谨的气质。举手投足之间,尽显从容不迫。
在张启的回忆中,袁岚峰是一个很有智慧的人。他的每一个动作都带着一种深思熟虑后的沉稳,说话时语调平和却又掷地有声,言辞间的逻辑严密,让人不禁沉浸于他所阐述的观点之中,仿佛他不仅仅是在表达见解,更是在传递一种不容置疑的知识力量。
袁岚峰得到发言允许后站起身,目光坚定地说道:“江晓原先生,你之前的观点虽有趣,但我却有着不同的看法。你曾经说过‘物理的尽头是数学,数学的尽头是哲学,哲学的尽头是神学’,是也不是?”
江晓原呵呵一笑,道:“袁兄,我确实说过这句话。”
袁岚峰点了点头,道:“这句话虽被很多人误解,但也揭示了一些学科间的关联。首先,神学是完全错误的,这一点大多数科学家都认同,我也不例外。”
江晓原微微挑眉,示意袁岚峰继续。
袁岚峰接着说:“物理和数学有着本质区别。物理是经验性的真理体系,可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