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3)页
    【朱由检力排众议:“批量生产,优先供给书院与寒门学子!再举办‘文房创新大赛’,让天下人都来献智!”】
    【短短数月,大明掀起文具革新热潮。江南学子发明“带刻度砚台”,能精准调配墨汁浓度;西域商人带来改良版“速干墨”,书写后即刻干透;更有能折叠的“万卷书案”,方便书生赶考携带。】
    【最热闹的当属文房创新大赛。一位农家少年呈上“自动研墨机”,以水力驱动石磨,省时省力;闺阁小姐设计的“绣花香囊墨”,将墨锭做成花朵形状,还能散发淡淡清香;就连宫中太监也参与其中,发明了“夜光毛笔”,在墨水中添加萤石粉末,便于夜间书写。】
    【曾经反对的礼部尚书,偷偷给自己孙子买了套新式文具。某日早朝,他忍不住对同僚感慨:“老夫原以为古法不可变,如今看来,创新方能让文化更好地传承啊!”】
    【朱由检站在国子监顶楼,看着学子们握着新式毛笔认真书写,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这场始于一支漏墨笔的变革,不仅改善了文人的书写体验,更激发了全民的创造力,让大明的文化传承在创新中焕发出新的生机。】
    ……
    洪武位面
    朱元璋抓起开裂的毛笔狠狠摔在地上:“当年写军令状都没这么费劲!徐达,把湖州最好的笔匠都给我抓来,造不出好笔就罚他们用芦苇杆写字!”刘伯温捡起笔杆端详:“陛下,古法制笔需选立冬后的兔毛,再用青檀树皮熬胶。臣建议设立‘笔工局’,统一匠户技艺。”
    徐达擦拭佩刀笑道:“末将觉得铜制笔杆不错,既耐磨又能防身,以后行军打仗揣怀里,随时写战报!”常遇春抢过笔在羊皮纸上乱涂:“老朱,让笔杆刻上‘杀尽元寇’,保准写出来的字都带杀气!”
    永乐位面
    朱棣将西域进贡的鹅毛笔甩在《永乐大典》编纂进度表上:“郑和!你下次下西洋,给朕带回制笔秘方!朕要让天下文人都用大明造的神笔!”郑和展开航海图:“陛下,若在笔杆刻上星象图,既能书写又可航海辨位,一举两得!”
    解缙推了推眼镜,兴奋道:“此笔当入《永乐大典》‘文房篇’!臣建议用南海砗磲制笔管,尽显我朝威仪!”姚广孝却摇头:“器物过奢易生骄,陛下可命工匠在笔
第(1/3)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娱乐:我的前女友遍布整个娱乐圈诸天皇帝聊天群差错:从提瓦特开始的旅行长生路漫漫,吾上下求索散修系统:从凡人到长生天桥算卦,这瓜也太多了吧我有神树,能斩诸神发配后,我成了女市长身边红人你出轨白月光,我闪婚你急什么不复婚不回头,豪门弃妇独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