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大地,古韵悠悠,送灶神的习俗带着厚重的历史沉淀。河南、山西等地,心灵手巧的主妇们早在腊月中旬就开始筹备面塑供品。白面在她们手中仿佛有了生命,经过揉、捏、搓、塑等一系列精巧动作,变成了一个个造型各异、栩栩如生的艺术品。桃子粉嫩饱满,寓意着长寿安康,家中老人见了,定会露出欣慰笑容;石榴咧开嘴,露出晶莹剔透的石榴籽,象征着多子多福,承载着家族繁衍兴旺的期望;佛手造型独特,弯弯的手指好似在传递福气,寄寓着福气满盈。还有那些被塑造成龙、凤、麒麟等瑞兽模样的面塑,龙能行云布雨,象征吉祥如意,凤有高贵之姿,寓意生活美满,麒麟送来祥瑞,代表风调雨顺。这些面塑最后用食用色素精心点染,色彩斑斓地被摆放在蒸锅里蒸熟,待到送灶之时,再稳稳当当摆在灶台之上。它们既美观得如同艺术品,又满含深情厚意,似在向灶王爷展示家中的心灵手巧与诚挚心意,盼着他能多多眷顾这用心的一家人。
送灶当晚,不少人家会让香烛彻夜燃烧。昏黄的烛光在寂静的夜里轻轻跳动,照亮了灶台,也照亮了一家人的祈愿。这长明的灯火有着特殊寓意,不间断的光亮象征着家中烟火不断,生活安稳有序,永远不会陷入黑暗与动荡。同时,它也为灶王爷照亮升天的路途,让他毫无阻碍、舒舒服服地去往天庭,带着全家人满满的诚意与期盼,不至于在漫漫途中迷失方向或是遭遇险阻。早在送灶前几日,新的灶君像便已被郑重请回了家。送灶那一刻,家中长辈会先小心翼翼地将旧像揭下,动作轻柔又虔诚,好似生怕惊扰了灶王爷。接着,把旧像在灶前焚化,看着它化为灰烬,才将崭新的、色彩更加鲜亮的灶君像贴上。这新灶君像宛如新年崭新的希望,一家人围站在旁,望着那慈眉善目的灶王爷画像,心中莫名就踏实了许多,笃定有神灵会持续庇佑,未来的日子定然安稳有靠。
在这片尊崇传统的土地上,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