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3)页
    湘江新区党群服务中心,下午四点。
    制度反馈协调办公室内,一位刚调来的年轻副主任正逐项核查各试点模块适配进度。他原本是星城市国资委的青年干将,三个月前被借调至此,负责“制度接入过程中的系统阻力识别”。
    这个岗位没有头衔光环,却拥有一项不被外界知晓的权限:能直接提报“机制失配预警人选名单”,交由市委组织部与纪检双备案。
    也就是说,他的手里,握着一套“干部系统是否匹配星光机制”的雷达。
    “第9组反馈进度延迟?”他看着屏幕,“延迟三天还没补?”
    副处级项目主管在一旁低声解释:“主要是分管副区长担心放权后财政审批会形成责任悬空。”
    年轻人眉头一皱,却没开口训斥,只低声说:“建议其调岗,进入‘机制观察通道’,但不公开挂账。”
    这个词,“机制观察通道”,在星城市被称为“干部新冷宫”——不处罚、不表态、不提拔,但也不给机会,完全透明化挂起,等待适配或淘汰。
    而现在,它第一次被推广到了星城市之外。
    ……
    与此同时,浏阳市一处基层政务大厅内,执行科科长何广义正埋头填表。
    三个月前,他还在“制度改革适应性心理调研回访小组”里投过一票:倾向观望。理由是:“改革节奏过快、权责交叉过频。”
    但今天,他却主动要求加入“政务反馈三日限时机制试点”。
    理由很简单:他发现,不加入,意味着永远没有“超时免责”这道防火墙。
    以前怕担责,现在怕落单。
    那一刻,他忽然意识到:
    “这不是一次制度选择,这是一次干部系统内部的生存重组。”
    ……
    整个潇湘省,正在悄然出现一项新的现象:
    中层干部的集体“机制归队行为”。
    不是因为忠诚,也不是因为觉悟,而是因为在这一场看不见硝烟的制度演化中——
    谁匹配机制,谁才有未来。
    而这正是李一凡最初在设计“机制可复制性指标”时埋下的战略伏笔。
    ……
    市委调度中心,制度反馈日报系统。
   
第(1/3)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叶辰归来孙怡夏若雪体验必死角色带着全能系统重生小时候民间道士之长生有道少年白马:李淳罡模板,一剑入神综影视之魅狐出手,男神在手躺平小庙祝:我家神明太卷了!父子都爱白月光,离婚后我带女儿嫁豪门叶辰的小说叫什么名字里面有夏若雪孙怡全民:求生游戏,我有空间戒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