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安静地点点头,顺势扫了一眼暗灰色的石桌台面,圆弧的设计,桌子中央立着一个十来厘米高的架子,茶具用品就摆在上头。
蓦地,周瓷的视线被案上的茶具吸引住。
这套茶具不算特别名贵,但胜在别致小巧,且市面上少有流通。
浑圆的赭红色壶身,只在壶口位置留出一点白色的底,托着一朵笔触流畅的祥云,顺着纤长的壶嘴萦绕而上,简单勾勒,却栩栩如生,恍若云烟缥缈。
配套的同色系茶杯更是玲珑可爱,圆乎乎的一团捧在手里,有质感,但却不会感觉太笨重,杯子内壁雪白,釉色光滑,此时衬着莹亮的茶水,别有一番滋味。
周瓷记得,这是久负盛名的制陶大师檀悠先生生前的作品,虽然他的几个徒弟后来继承了师业,还结合时下流行的网络媒体,做起了文旅、影视、当红明星的联名款,却因为商业性质远大于陶制品本身的工艺价值,口碑正每况愈下。
因而,眼前的这套由檀悠先生亲手打造的茶具便尤显得珍贵,有市无价。
让周瓷意外的是,沈渡煮的茶,居然很配得上檀悠先生的这套茶具。
她的父亲周晔鸿业也喜欢喝茶品茶,却并不擅长烹茶煮茶。在周瓷的记忆里,父亲作为评论家,天生有一张出了名的毒嘴,人人都尊他敬他又怕他,大多数时候,对着她这个女儿也是板板正正的严肃模样。
唯有在口腹之欲上,周晔鸿是很有些孩子气的。
想吃什么喝什么,总要被满足了才行,否则便会闹起别扭来,只不过,周晔鸿只会在家里闹别扭,比如,会进进出出地在周瓷面前故作走动,亦或者抱着个枕头躺在藤椅里长吁短叹,总归是哪里觉得不畅快,弄出点动静,想叫周瓷这个当女儿的多关怀关怀。
好歹是相依为命的亲父女,为了这位贪嘴的父亲,周瓷幼年别的本领不算精通,厨艺上倒是出类拔萃,后来还在闲暇里跟着几位师傅学了一段时间的茶艺。
茶艺讲究形神兼具,煮出来的茶水好坏与煮茶者的心性情绪也是息息相关的。
那段时间的周瓷就力求煮出好茶来,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