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外用:研末调敷或磨汁涂敷。如用肉桂末醋调敷于患处,可缓解寒凝气滞所致的疼痛。
(二)注意事项
1 用量:肉桂辛热,用量不宜过大,以免助火伤阴。一般煎汤时,用量为2 - 5克。
2 禁忌:孕妇及阴虚火旺者忌服。《本草经疏》中提到:“血崩血淋尿血,阴虚火炎、咳嗽吐血、肺痿咳痰、里急腹痛、小便不利、一切温病热甚口渴,阳道渐乏,精神疲倦,小儿五迟、五软、惊痫、痰火诸证,法咸忌之。”
3 不宜久服:长期服用可能会导致体内阳气过盛,出现头晕、目赤、血压升等症状。
六、功效与作用
(一)补火助阳
肉桂能温肾阳,常用于肾阳不足、命门火衰所致的畏寒肢冷、腰膝酸软、阳痿宫冷等。《景岳全书》中“右归丸”,以肉桂与熟地黄、山茱萸等配伍,温补肾阳,治疗肾阳不足、命门火衰之症。
(二)散寒止痛
肉桂辛散温通,能散寒邪、通血脉、止疼痛。可用于寒邪凝滞所致的脘腹冷痛、寒疝腹痛、寒湿痹痛等。如《金匮要》中“暖肝煎”,肉桂与小茴香、乌药等配伍,散寒止痛,治疗寒疝腹痛。
(三)温通经脉
肉桂能温通血脉,促进气血运行。可用于寒凝血滞、经脉不通所致的痛经、闭经、胸痹等。《妇人良方》中“温经汤”,肉桂与当归、川芎等配伍,温经散寒、通脉止痛,治疗冲任虚寒、瘀血阻滞之月经不调、痛经等。
(四)引火归元
肉桂能引火归元,使虚火下归肾。适用于虚阳上浮、面赤、虚喘、汗出等症。《医方集解》中“镇阴煎”,肉桂与熟地、炙甘草等配伍,引火归元,治疗阴盛格阳、真寒假热之症。
七、附方举例
(一)肉桂粥
组成:肉桂3克,粳米100克。
功效:补阳气、暖脾胃。适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等。
用法:将肉桂研成细粉,粳米煮粥,待粥熟后加入肉桂粉,再煮片刻即可。
(二)肉桂炖鸡
组成:肉桂5克,鸡肉200克,生姜、葱、料酒、盐适量。
功效: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