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7)页
    武德三年(620年)冬,正值唐高祖李渊经略中原之际,颉利可汗遣使抵达长安,向唐朝通报其前任国王处罗可汗薨逝的消息,高祖按照此前对待始毕可汗丧事的规格(始毕可汗于武德二年四月去世),举行了相应的吊唁礼仪。
    处罗可汗出生不详,卒于620年,原名阿史那·俟利弗设,是东突厥启民可汗的第三子,始毕可汗之弟,颉利可汗之兄,其生平贯穿隋末唐初的乱世,既是突厥汗国由盛转衰的关键人物,也是中原政权更迭的重要见证者。
    作为游牧帝国与农耕文明碰撞的亲历者,他的一生交织着草原部落的权力斗争、隋唐易代的政治博弈,以及跨地域的文化互动,在《旧唐书》《资治通鉴》等正史中留下了复杂的历史剪影。
    处罗可汗生于突厥王庭,其父启民可汗在位期间(599—609年)因部族内乱投靠隋朝,受隋文帝册封,开创了突厥与中原王朝的臣属关系。少年时期的处罗随父兄频繁出入长安,亲历隋朝“圣人可汗”时代的强盛,这种经历使其对中原制度与军事战略有直观认知。
    大业五年(609年),隋炀帝西巡至突厥牙帐,启民可汗率诸子跪迎,《隋书·北狄传》记载“启民奉觞上寿,跪伏甚恭”,处罗与兄长始毕、咄苾皆列席其间,展现出突厥贵族对隋朝表面臣服下的隐忍。这种早期经历为其日后处理与中原势力的关系埋下伏笔。
    大业十一年(615年),始毕可汗趁隋末民变脱离隋朝控制,率十万骑围隋炀帝杨广于雁门,突厥重归独立。处罗作为王族核心成员,参与了对隋边境的多次袭扰,逐渐积累了军事声望。
    武德二年(619年),始毕可汗病逝,突厥汗位继承陷入短暂动荡。按突厥“兄终弟及”的传统,处罗本应继位,但其侄什钵苾(始毕之子)却得到了部分贵族的支持,很快形成内部权力竞争。《旧唐书·突厥传》记载“国人议立咄苾,以其母贱,众不服”,最终在隋朝义成公主(启民可汗之妻)干预下,处罗得以上位。
    义成公主作为隋朝宗室女,自开皇十九年(599年)和亲突厥,先后嫁启民、始毕、处罗、颉利四可汗,历经四任可汗,在汗庭中保持有重要影响力,她凭借国母级别的政治手腕,迅速成为突厥内部亲隋势力的核心人物。之后,更是以
第(1/7)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我,洪荒圣体,岂被谣言污蔑快穿大明:开局被朱元璋抓壮丁钓系美人野又撩,京圈大佬上头了离婚后,我手持杀猪刀成全民偶像一剑霸天被黑道千金霸凌,我京少身份曝光凡人仙镜天帝神域世子纳妾我爬墙,全家追妻悔断肠都市游龙狂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