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持续两周的调试中,李阳建立了\"问题看板\"制度。车间墙壁上的电子屏实时更新故障进度,每个问题都标注着责任人、解决方案和预计完成时间。他还发起\"金扳手奖\",鼓励员工提出创新改进建议。当一名普通操作工发现通过调整药剂投放顺序能提升污水处理效率时,不仅获得了奖金,他的方法还被写进了操作手册。
随着调试深入,团队发现了更系统性的问题。设备的智能控制系统虽然先进,但不同模块之间的数据交互存在延迟。李阳果断决定暂停试运行,邀请高校科研团队合作开发新的控制算法。这个决定承受了巨大压力——销售部催促恢复生产,股东们质疑投入是否值得。但他顶住压力:\"现在的妥协,会变成未来的定时炸弹。\"
当设备终于稳定运行时,整个车间沸腾了。李阳却没有放松,他组织团队开展\"百日优化计划\",每天收集运行数据,分析潜在风险。在庆功会上,他展示了厚厚的问题记录册:\"这137个故障,不是失败的证明,而是我们通向完美的阶梯。\"他的目光扫过布满血丝的员工们,\"环保改造不是终点,而是持续进化的起点。\"
散会后,李阳独自站在生产线旁。设备运行的嗡鸣声此刻听来如同乐章,处理后的废水潺潺流入回收池。手机里弹出最新检测报告,所有环保指标均优于国家标准。但他知道,这场波折教会企业的不仅是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是面对未知挑战时,那份永不言弃的韧性与追求卓越的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