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严看罢,便是个眼神空洞,回望汝州之行一路走来饶是心有千结,万劫的难灭。口中喃喃自语:
“芭蕉有屈,无人雪,同我行,共我歇……”言罢,且是一声佛号宣出。
遂,木鱼之声便又再起,哚哚之声如人语之糟糟窃窃。
听那禅师自语,又闻那木鱼哚哚,饶是让那重阳心下又是一番迷茫。
回眼望了那瘦骨嶙峋的济严禅师,且又看了那壁上且是无款无字的“雪中芭蕉”心下亦是不解其中之意。便拱手低头,道了句:
“大和尚点解。”那禅师听闻重阳问来,便是怔住。直直望了那壁上“雪中芭蕉”。
片刻,口中喃喃道:
“此乃典出‘雪山童子,不顾芭蕉之身’……”说罢低头思之,不语。重阳道长听了这没头没尾的话来,倒是不便再问。且拱手,算是个道谢。刚想回头,却听得那禅师又娓娓言来:
“我佛道:肉身入芭蕉之中空,皆为虚幻名相……”
重阳听了此话,且是心有所触。续,又见那和尚望了他道:
“相传,天地释想考验化身雪山童子释迦摩尼,于是变身罗刹鬼出现在他面前。对他说了半首偈颂:‘诸行无常,是生灭法’。雪山童子听了十分喜欢,便想罗刹鬼请教下半首偈颂,掸罗刹鬼对雪山童子说,自己太饿了,讲不动也……”
见那和尚说了又望向那墙上那幅雪山芭蕉,眼神向往道:
“于是雪山童子与罗刹鬼道:愿奉肉身而求下半偈。于是罗刹鬼就说出了下半偈‘生灭灭已,寂灭为乐’。雪山童子听完茅塞顿开。将此偈颂刻与石壁,遂舍身供养罗刹鬼。此时,天地释恢复真身,救下雪山童子。”
说完,与那重阳躬身,道:
“此典为佛祖半偈舍身也。”
那重阳听罢,且是眼神一怔。回想那郎中种种,那济尘禅师之舍身。且抬头望了那“雪山芭蕉”叹了一声,心道,原是如此,口中喃喃: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说罢,便转身双手扶地,望那之山郎中灵位拜了三下,又起身一礼与那济严法师,敬道:
“弟子谨记”
此时天进正午。周公渡码头之上却是一个骄阳似火,蝉噪四起。
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