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生洲摇摇头:“包括楚老师在内,很多人都跟我提及过这个问题,但我的态度比较坚决,即在校生的规模维持在8000人左右,绝不搞成那种航母巨无霸。——至于学费,既然咱们学校已经升本、改大了,确实可以稍微提高一点。”
苏山月颇为惊喜:“那你打算——”
徐生洲道:“专科生学费一年还是6800,本科生可以提高至8000多。”
苏山月顿时眼前一黑。
徐生洲笑着说道:“再苦一苦我,让学校安稳发展十年。”
楚夔早就知道会是这个结果,根本没有任何纠结就进入了下一个问题:“刚才徐校长提到,学校的学生规模要小、学科门类要少,同时鼓励学术研究,要建成研究型大学。我想问的是,学校的研究型目标具体有什么指标?”
“指标?”
徐生洲有些摸不着头脑。
楚夔解释道:“现在基本上所有大学建设的目标都是研究型,越是重点大学越是如此,具体体现在维持或适度压缩本科生规模的同时,扩大研究生招生数量,像燕京大学,在校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比例已经在1:1:1;同样以研究型大学定位的民办高等教育标杆西湖大学,在校本科生、研究生比例也达到了2:3。与此同时,很多着名高校面对日益萎缩的生源、日益激烈的竞争,一反之前二十年的学科扩张战略,开始实行学科紧缩,具体表现为巩固加强优势学科,大量撤并不具有竞争力的弱势专业,提前布局新赛道。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学校要建设研究型大学,必须给自己设定清晰的目标和具体的指标。”
徐生洲并不想把“神州大学”变成“神州科技研究院”。
大学就是大学。
大学不是研究所。
而且这与系统大爷的愿景也背道而驰。
他字斟句酌地说道:“现在学校刚刚升本,短期目标是逐步压缩专科生招生人数,扩大本科生招生人数,直至取消专科生。等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