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 年,新加坡的生物医药产业成绩斐然,产值高达 158 亿新元。彼时,新加坡政府为推动产业发展,颁布了《经济扩展法案》,给予企业极具吸引力的税收优惠政策,企业所得税直接降至 10 。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注册一家 “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并将其选址在纬壹科技城(biopolis),宣称致力于 “热带疾病疫苗研发”,便可向新加坡政府申请 “研究、创新与企业计划”(rie)资金,首期就可达 20 亿新元。
在 “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的实验室设备采购过程中,夹带精密机械加工工具,例如 cnc 铣床,这些工具稍加改装,便可用于制造武器部件。同时,以 “动物实验” 为幌子进口麻醉剂,像氯胺酮这类,随后通过地下渠道转手卖给东南亚的武装组织,还能利用生物安全等级 3 级(bsl - 3)实验室所具备的安保资质,便能堂而皇之地建立起 24 小时武装值守体系。
在运输环节,通过在裕廊岛的储油区设立 “国际物流集团” 来掩人耳目。该集团表面承接电子元件、医疗设备等高端货物的运输业务,实则借助新加坡港每年高达 2130 万标准箱的巨大吞吐量,将拆解后的武器巧妙地藏匿于冷冻集装箱的夹层之中,伪装成生物医药样本进行运输。
如此一来,既完美契合了 2004 年新加坡的产业政策导向,又能在灰色地带悄无声息地完成武装力量的原始积累。其核心逻辑在于:合法商业源源不断地提供可持续的资金支持与社会认同,而非法武装则牢牢确保对关键资源的掌控,两者通过技术、地理以及权力网络紧密交织,深度绑定,从而形成一个难以被外部力量轻易瓦解的生态闭环。
而海外贸易仓的地址为何田毅偏偏选择建立在芽庄呢?这源于在生物科技公司众多业务中,非法基因编辑服务堪称最赚钱的项目之一。在芽笼或者牛车水设立 “高端医疗中心” 地下诊所,可谓是隐秘至极。
表面上,这里是为东南亚富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