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开始紧张地等候着客人上门。
上午十一点多钟,便有客人走进来了,原本还跟老板一起站在门口聊天看热闹的厨师长见到客人就立刻钻进了厨房,伍旭跟姐夫一起也跟着客人走进店里,服务员也赶快拿出精神来上前招呼,那真是让人感到紧张的第一波客人。
李萱先还只是坐在店里一个很舒服的位置上发呆,看到有客人过来,便让出这舒服的位置,挪到另一个不大惹人注意的位置上,然而又有另外的客人走过了来,李萱就再让……最后,李萱不但没了座位可坐着,也还要跟店员们一起忙碌起来了,还没过午,店内就已经是座无虚席了。前几天伍旭还跟姐夫反复商量的,一旦效益不好的几种备用方案,显然是一个也用不上了,从开业第一天起,店里的生意就出乎意料地火爆,一度排队排到四十多号,出租车都停在店门前等客。
由于是新店新人,大家对工作都还不太熟练,激增的客流量让服务员感到有些忙不过来了,伍旭跟姐夫,再加上伍哲、李萱便也一起上阵,楼上楼下里里外外地忙活,厨房里也是高负荷运转,开始几天都是兴奋的,还不觉得什么,只是越是到后来越会感觉体力透支,厨房跟前厅都感觉到了负荷不了的劳动量。姐夫想法设法地安抚员工,每天西瓜冷饮地供应着。当然,年轻人出来吃苦毕竟都是为了赚钱的,骨头馆居高不下的营业额让服务员也拿到了不少的酒水提成,而且最初的疲劳期过去之后,随着对店内客流频率的掌握以及对经营菜品的了解,服务员的工作也渐渐变得熟练起来,辛苦也得到了缓解。
饭店的成功经营,彻底改善了李家姐弟三个家庭的生活水准,这个三百多平米的店,还不到一年便收回了全部本金。第二年春天,姐姐跟嫂子也都辞了工作,带着孩子移居大连了,伍旭之前的打算,都一一实现了。只是伍家父母亲无论儿女怎么劝就是不愿意离开老家,伍旭挠着头考虑着现在二老还算康健着,他们自己也能照料好自己,更何况老家还有好些个亲戚朋友的,让伍家二老在老家再过个几年倒也也无妨,伍旭便暂时搁置了让二老迁居的打算。
伍哲的生活当然也是今非昔比的了,普通人的生活就是这样,只要除了日常收入之外,再有一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