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4)页
    这数日,苏轼于半山园流连忘返,在王安石陪同下泛舟游湖、登钟山而放歌,端的是呼啸山林,乐乐陶陶。
    此二人,一个是前途茫茫的流放官员,一个是赋闲在家、心力交瘁的前丞相,又都是首屈一指的文豪,不免诗酒唱和,相处甚欢。
    待到黄鲁直(注1)闻讯赶至江宁,王、苏、黄及江宁知府王胜之等或观赏山川美景,或尽论古昔文字,谈佛论禅,真真是以文论友,佳话永传。
    黄庭坚乃以旧作《水调歌头·游览》唱曰:“……坐玉石,欹玉枕。拂金徽。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
    此乃文坛佳话,半山、钟山一时间引来士子无数,更有浙闽文人慕名远来,即便无缘识遇大贤,亦算是适逢其会了。
    而苏、王等人这数日来所经遇之事亦不胫而走,在士子间广为流传,热议最盛者莫过于苏、王唱和。
    某日,苏轼在王知府陪同出游蒋山,兴至酣时,乃作诗《同王胜之游蒋山》以记曰:“到郡席不暖,居民空惘然。好山无十里,遗恨恐他年。欲款南朝寺,同登北郭船。朱门收画戟,绀宇出青莲……”
    王安石读到“峰多巧障日,江远欲浮天”一句时,抚几而叹:“老夫平生作诗,无此一句。”并次其韵作《和子瞻同王胜之游蒋山》曰:“金陵限南北,形势岂其然。楚役六千里,陈亡三百年。江山空幕府,风月自觥船。主送悲凉岸,妃埋想故莲……”
    一唱一和,孰优孰劣姑且不论,世间又多一美谈也,文人士子自是喜闻乐见而津津乐道。
    而苏东坡又读王半山诗云:
    “北山输绿涨横陂,直堑回塘滟滟时。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一时技痒,乃次其韵曰:
    “骑驴渺渺入荒陂,想见先生未病时。劝我试求三亩宅,从公已觉十年迟。”
    平心而论,苏轼和韵之作更为出名,他借诗充分释放了与这位政敌兼诗友彻底和解的诚意。
    大人们把酒唱和,王棣便作为小主人陪着苏小妹与苏过游耍。
    三人年龄相仿,原本正是玩乐的好伴,但相处模式却很微妙。
    对年龄最幼的王棣,苏过很是佩服,若
第(1/4)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修仙从高二开始穿越九零:卖辣条当厂长,创业忙俗人驴大宝,种田修仙在突破山海御兽,我站在华夏巨人的肩上虫二大师,从港岛影视娱乐开始白龙会洪荒:我,北海玄龟,绝不补天!帝少小妻又闯祸了我非池中物我都贷款修仙了,你让我契约九个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