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6)页
    永平十八年的洛阳秋,金銮殿的铜鹤香炉飘出袅袅青烟,十九岁的刘炟盯着案头的传国玉玺,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印纽上的螭龙纹。三天前他还是个在东宫读《诗经》的闲散皇子,此刻却身着十二旒冕服,端坐在龙椅上,听着下面三公九卿的山呼万岁,恍惚间像做了场不真实的梦。父亲汉明帝的遗诏还墨迹未干,那句 \"方今上无天子,下无方伯\" 如重锤般压在心头 —— 这个被朝臣称为 \"宽容好儒\" 的佛系太子,终究还是被推上了东汉王朝的 ceo 岗位。
    登基大典刚结束,刘炟就干了件让满朝文武意外的事 —— 下诏大赦天下,堪称东汉版 \"入职大礼包\":
    百姓福利:每人赐爵二级,孝悌力田者再加一级,流民可凭 \"落户积分\" 获得户籍,相当于给全国人民发了波 \"身份升级包\";
    弱势群体:鳏寡孤独每人发三斛粟米,连监狱里的囚徒都能减罪一等,妥妥的 \"人道主义关怀\";
    官僚安抚:拜三朝元老赵憙为太傅、窦融为太尉,特意引用《诗经》卖萌:\"各位大佬都是公司高管,朕刚入职,以后咱们 " 予违汝弼,汝无面从 ",别惯着我啊。\"
    洛阳城的百姓举着新领的粟米袋子,在街头议论:\"新皇帝没明帝的威严,倒像个会发福利的邻家大哥,看来以后日子能好过点。\" 就连西域的使者都听说,东汉换了个 \"好说话\" 的天子,商队出发时多备了两倍的丝绸,准备试试新皇帝的 \"柔性外交\"。
    大臣们提议给明帝上庙号 \"显宗\",刘炟几乎立刻批准,却在细节上玩起了 \"去奢华化\" 操作:\"老爹一辈子节俭,遗诏说 " 扫地而祭 ",那就按他说的办,牌位放在光烈皇后别室,别搞豪华祭祀套餐。\" 这波操作,既给老爹刷了 \"先帝圣德\" 的存在感,又延续了明帝的极简主义,相当于给东汉皇室品牌做了次 \"去泡沫化\" 升级。
    太常寺的老博士们感动得直抹泪,想起明帝在位时的严苛,忍不住感叹:\"新皇帝懂得给先帝留体面,又不铺张浪费,这才是真正的孝道。\" 从此,东汉皇室祭祀成了 \"简约风\" 标杆,连长安城的百姓都知道,洛阳的皇帝祭天,用
第(1/6)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京城第一败家女,竟光耀满门?戏鬼回家陈伶赵乙住进阿姨家后,我觉醒了时间暂停叛出师门修魔道,师兄们哭什么九龙夺嫡,这江山朕不坐道界天下仕途青云路重启1959:饥荒年我把媳妇养的白胖亘古龙神蓦回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