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长寿寺中还存留着连版的《大云经疏》刻版,这是一部给武则天称帝造势的经文,在武周年间曾经进行雕版印刷传播。
换言之当下的雕版印刷技术已经比较全面,只是由于在商业上的开发不足,所以还没有进行广泛的应用。
毕竟雕版的制作也需要时间和成本,如果造好了雕版,所印刷出来的内容并不能广泛的流通开来,无疑就会血本无归。只有像《大云经疏》之类政治目的强烈的经书,才会不计成本的进行刻印。
“此间工匠还有多少人?环境怎么这么脏乱?”
张岱已经决定连人带地全都打包接收下来,于是便又在这模勒院中游走观察一番,发现这里除了空气污染比较严重之外,还因为生产与生活场所都混在一起,各种生产废料以及生活秽物随处可见,男女民众也都面有菜色,衣衫褴褛。
“这里是寺奴杂役所居,群贱汇集,难免脏乱,唐突贵人视听,还请见谅。”
管理院事的监事僧自外间匆匆行来,听到张岱的问话后便连忙欠身说道:“此间男女奴役还有两百余员,日前城外庄业遭到官府括查,搜走了一些……”
“那你是什么?此间群众昼夜勤作,收来谷米钱帛的供奉资尔群僧衣食耗用,若仍是群贱,你等僧侣出家不奉亲、受戒不持律、捧经不诵经、拜佛不敬佛,你又算是什么?”
张岱本是想了解更多,听到这监事僧冷漠轻蔑的回话后,便忍不住怒视着对方冷声道。
“这、这……小僧并无不敬公子,何处冒犯?”
那监事僧听到这话后,脸色顿时一变,夹杂着羞恼惶恐,垂首颤声说道。
张岱懒得再与交流,转身离开了这里。他原本还打算留下这名监事僧,之后接收那些匠人和其家眷后便于管理和沟通,现在看来也没有留下此人的必要了。
当他再回到那佛殿时,高承信也不再继续翻看事簿,正在与惠安和尚商讨着什么,两人脑袋靠的很近,看着就不像是在说什么好事。
“六郎可有定计?”
两人此番到来就是为的瓜分长寿寺,高承信见张岱返回后便笑语问道。
张岱闻言后便点点头,然后又对惠安和尚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