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我们是来取你们首级的!”
一个清脆且略显稚嫩的声音突然插话。
朱高煦手持宝刀,神采飞扬地环视屋内众人。
通政司诸吏无不惊恐失色。
一吏斥责道:“何方小儿,胆敢在此放肆?通政司乃朝廷重地,岂容胡闹?”
尽管这看起来只有十二三岁的少年随杨士奇而来,但他既然出口如此,也顾不得许多。
杨士奇含笑解释道:“此乃燕王次子,陛下之孙。”
那位官员脸色骤变,恐惧让他哑口无言。
他原本以为此子不过是杨士奇的后辈,没想到竟然是皇子,吓得魂飞魄散。
另一名官员上前问道:“我们究竟触犯了什么律条,杨侍讲要对我们下手?”
“而且,通政司并非翰林院下属部门。”
“通政司的事务,不该由翰林院干涉,杨侍讲应该没权处置我们吧?”
杨士奇严肃地说道:“不是我要取你等性命,而是大明律例定你们该死!”
“今日献王造访吴王府,特意告知吴王,近来百官呈递的奏折数量不少。”
“然而通政司擅自作主,将奏折全部扣留不上报。”
“难道这是真的?”
说着,他注视着旁边如小山般堆叠的奏折。
献王向吴王告状?
这又是怎么一回事?
通政司里的官员个个瞠目结舌,难以置信自己听到的话。
献王不是一直支持他们吗?
不是说压下奏折不上报正是献王背后的主意吗?
为何献王反而跑到吴王那里去告状?
这是怎么回事?
“绝无此事!”那官员立刻否认,“通政司如何处置奏折,自有朝廷法规。”
“若有大事发生,怎可能隐瞒不上报?”
“而今四海安宁,天下太平,大臣所呈,不过琐碎小事罢了。”
“吴王殿下病重,我等不敢打扰,通政司本应如此处理。区区小事,交给各部门自行解决便是,未曾延误。”
杨士奇指着那些堆满的奏折说道:“那这些又如何解释?”
“这……这些都是今日刚收到的奏折,通政司正在紧急办